自从武松为了报恩,帮施恩醉打蒋门神重新夺回快活林后,张团练就把他当成了眼中钉,肉中刺,想办法跟张都监勾搭到了一起。
随后张都监便将武松弄到自己身边,嘘寒问暖,还承诺将玉兰嫁给他。这么一番糖衣炮弹的轰炸,武松没能顶住,本想死心塌地效忠张都监,却没想中了对方的奸计。因为武松被张都监陷害,一时间下了大狱,虽然施恩极力施救,但还是被脊杖二十,刺配恩州牢城。
可就在武松挨了断棒,脊背受伤,不能吃发物的前提下,前来送行的施恩却带着两只熟鹅过来,随后哭着跑开了,他究竟是什么意思?
杨角风谈水浒系列文章第115期:明知武松受脊杖不能吃发物,施恩为何却送他两只熟鹅吃?
图片
一、
由于施恩的打点,以及官府里的叶孔目周旋,最终武松没有被判死,当庭打了二十断棒,刺配恩州:
“当厅把武松断了二十脊杖,刺了金印,取一面七斤半铁叶盘头枷钉了……”
虽然大家都知道武松有冤情,在打他的时候手下留情了,但再怎么留情,这棍子终归是打到了脊梁上。一般情况下,用大棒打脊背这里,是必然见血的,一不小心就能将人打残。所以,武松这里挨了二十下,又是在公堂之上,即便轻,即便没出血,那也大概率淤血了。
也就是说,此时的武松是负着伤,带着枷锁踉踉跄跄出了孟州城,走了一里多路后,施恩出现了。当然,此时他的情况也不乐观,头和胳膊也都是负伤了,缠着纱布来给武松送行:
“今日听得哥哥断配恩州,特有两件绵衣送与哥哥路上穿着,煮得两只熟鹅在此,请哥哥吃两块了去。”
要知道,《水浒传》中有很多好汉结为异姓兄弟,这里面也包括武松跟施恩。当初林冲发配的时候,跟他“就当结义”的鲁智深可是一路跟随,一直护送到沧州城外才作罢。
而施恩,明知道武松此行危机重重,却不仅不护送,还不送牛肉,不送鸡肉,偏送了熟鹅。鹅肉燥热,属于大发之物,本身武松就生了仗疮,还吃这玩意,这不是更刺激伤口吗?
尤其是施恩送完熟鹅后,竟然是哭着离去,他到底是啥意思?
图片
二、
关于熟鹅这种食物,在历史上曾大展过身手,那就是有关徐达之死的事!
说的是大明朝开国大将徐达,由于常年征战,后背负伤长了个大脓疮。给他治病的大夫一再强调,这种病得养,尤其忌口发物,还特意点了一下不能吃烧鹅。可万万没想到,朱元璋为了给后代扫清道路,故意借探望的契机,赐给徐达烧鹅吃。
圣命难违,徐达明知不能吃,却还是吃了下去,最后毒发身亡。
当然,这件事大家听听也就好了,大概率是杜撰的,跟事实不符。不过,也不排除徐达的病本就已经不治,他本身又好吃鹅肉,只是子女不让吃。朱元璋作为他的老领导,明白他的意思,为了满足他最后的心愿,以自己的方式,送了好友最后一程。
但不管怎么说,这都是传说,从现代医学来讲,吃鹅肉会不会引发伤病加重,并没有根据。
回到题目,施恩在给武松送行的时候,提到了这么一句话:
“只是要路上仔细提防,这两个贼男女不怀好意!”
既然施恩知道这两个公差不怀好意,为什么不向鲁智深学习,一路护送下?
要知道当初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后,说过这么一句话:
“以此洒家疑心,放你不下,恐这厮们路上害你,俺特地跟将来……”
同样是兄弟,一个只是提醒对方注意,另一个则是暗中跟随,并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力挽狂澜。
图片
三、
难道施恩对武松的感情,都比不上鲁智深跟林冲,还是说他也有苦衷?
确实,在《水浒传》一百单八将中,施恩的存在感比较低。近些年来,他也是被黑的比较厉害的一个,一方面诟病他的武艺,另一方面则是怀疑他的人品。
之前我们也分析过,施恩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自私的,设下计谋让武松替自己收拾了蒋门神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,施恩不惜跟武松结拜为兄弟,事后也是把他供了起来:
“施恩得武松争了这口气,把武松似爷娘一般敬重。”
是不是说,武松若是没有帮他争了这口气,就不敬重对方了呢?
难说!
但可以肯定的是,武松醉打蒋门神之前,他跟施恩的感情或许存在互相利用的情况,但这之后,俩人是真心成了朋友。
武松在被张都监宠幸的那段时间,施恩多次派人跟他联络,却都没能见上一面。换做其他人,或许就觉得武松攀上了高枝,不理会自己了。但施恩不这么想,在武松下狱之后,更是拼了老命要去救他。
为此,施恩连老爹都发动起来,动用所有的关系,花了很多银子后,才得以跟武松相见:
“出入情熟,一连数日,施恩来了大牢里三次。”
正因为这三次相见,才让武松安下心来,放弃了越狱的想法。毕竟,武松再厉害,可是在防备森严的大牢里逃出去,成功的概率还是微乎其微的。
图片
四、
施恩的这种做法,其实是为了武松豁出去了,不惜跟顶头上司张都监对着干!
而且还被发现了:
“却不提防被张团练家心腹人见了,回去报知,那张团练便去对张都监说了其事。”
后面虽然施恩没办法进大牢见武松,但还是通过第三者不断传递信息,又舍得花银子,这才让武松从死罪减为了刺配恩州。
可以说,如果不是施恩在背后援助,武松根本就出不了大狱,更不会有后面的血溅鸳鸯楼了。
当然,施恩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,因为随着武松进了大狱,蒋门神卷土重来,再一次将施恩锤成了个大猪头。
要知道上一次蒋门神锤施恩,直接让他几个月下不了床,这一次锤他,估计也不会比上一次轻。可即便如此,在得知武松被刺配当天,施恩还是坚持爬下床,去送行:
“约行得一里多路,只见官道旁边酒店里钻出施恩来……武松看施恩时,又包着头,络着手臂。”
施恩之所以没有选择在城门口送行,也是有原因的:
一方面是为了避开蒋门神他们的眼线,毕竟自己要交代武松几句话,若是不避着点,搞不好自己也得进去。另一方面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这时候出现,不至于引起对方警觉,增加武松获救的难度。
当然,施恩还想避开眼线偷偷用银子收买这两个公差,只可惜没能如愿:
“那厮两个那里肯接,恼忿忿地只要催促武松上路。”
图片
五、
事实上,施恩已经做到极限了,因为他此时也是泥菩萨过江,自身难保!
他本身就被蒋门神打成木乃伊了,就算舍出命去护送武松,等到了飞云浦,是他救武松呢,还是武松反过来救他?
况且,他跟鲁智深不同,对方是一人吃饱,全家不饿,走到哪,待在哪。施恩不行啊,拖家带口的,他一个人不管不顾跟着去了,他家室咋办?
一旦被张都监做文章,施恩的行为等同于劫狱,那是大罪,他不能为了兄弟情,把整个家庭推入水深火热之中。即便他想这样干,对于武松来讲,也不会让他跟着的。
为什么施恩最后哭着走了?
“施恩拜辞了武松,哭着去了,不在话下。”
他哭,是有原因的,一方面武松走了,自己武艺又不咋地,快活林是抢不回来了。另一方面,武松此去凶多吉少,而自己又无能为力,心中倍感凄凉。当然,还有就是得罪了张都监,自己对未来的路该怎么走,陷入了迷茫之中。
当然,施恩的担忧,武松也是看在眼中的,他也不傻,知道施恩在担心什么,于是反过来劝对方:
“不须分付,我已省得了,再着两个来也不惧他。你自回去将息,且请放心,我自有措置。”
如果你就此认为武松早就胸有成竹,施恩给提供的信息也好,物品也罢,帮助不大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事实上,武松敢这样保证,全都是施恩的功劳。
图片
六、
武松从被冤枉的那一刻起,他基本就明白了,自己中计了!
因为明白了自己的处境,他才不做无谓的挣扎,第一时间认了罪,从而免了一顿打,保存了体力,为后续的逃命做准备:
“那牢子狱卒,拿起批头竹片,雨点地打下来。武松情知不是话头,只得屈招……”
而施恩跟武松的及时相见,让他明白,自己这次不会死,于是放弃了越狱的念头,决定从长计议。也正是由于施恩的周旋,让武松在监狱中没有受折磨,少挨了多次打。
等到发配的那一天,施恩一共给武松送来了好几样东西——衣服、鞋子、熟鹅和碎银子,同时还特意嘱咐武松,这两个公差不怀好意,一定要提防。
因为有了施恩的情报,武松才会一路上一直处于提防的状态,时不时就竖起耳朵听对方的动静,做好知己知彼:
“武松听了,自暗暗地寻思,冷笑道:'没你娘鸟兴,那厮倒来扑复老爷!’”
熟鹅,可不是为了让武松的脊背伤发作,让他痛不欲生的。刚才也提到了,他那点伤没有伤到根本,而熟鹅是大补之物,能大量补充体力。就像我们玩街机游戏一样,半管子血没有了,吃一个熟鹅直接能涨满。
有了体力,才能以一敌多,才有活命的机会:
“武松就枷上取下那熟鹅来,只顾自吃……又行了四五里路,再把这只熟鹅除来……行不过五里路,把这两只熟鹅都吃尽了。”
图片
七、
看了没,武松边走边补充体力,等两个公差想动手的时候,他已经吃饱喝足,有的是力气了。别忘了,当初鲁智深在瓦罐寺,就因为没吃饱,以至于都败给了丘小乙和崔道成。
除此之外,武松一旦反杀成功,还需要一套逃跑的装备,总不至于穿着血衣跑路吧?
所以,施恩又给备了两件棉衣,外加两双鞋子。至于路上的花销,银子啊,还是碎银子,方便使用,不用找零。
当然,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条件得具备,武松才能完成反杀:
“武松右手却吃钉住在行枷上,左手却散着。”
看了没有,我们不要被电视剧所迷惑,实际上武松发配的时候,并不是两只手都带了枷,而只是一只右手被锁住了,左手是散开的。
为什么会这样?
事实上,正常情况下戴枷的犯人,只会锁住头和脖子,并不锁手。这个枷并不轻松,脖子上挂着一个这东西,走路都费劲,更不用说逃跑了。
要知道武松戴的枷有七斤半重:
“取一面七斤半铁叶盘头枷钉了……”
戴枷的犯人,在城里的时候,一般都不会钉手。在路上的时候,押解的公差怕犯人逃跑,或许会钉住一只手,空出一只手来。因为人嘛,大都右撇子,所以钉右手。毕竟公差也是人,虽然地位不高,但也没有给犯人喂饭,擦屁股,扶老龟的嗜好。
我们看清朝留下来的戴枷犯人照片,全都是只锁头,没有锁手的。
图片
八、
包括林冲,其实也没有钉住双手,不然的话他在柴进府上也没办法跟洪教头比划了。
后来林冲直接认输,就是因为头上戴着枷,不方便打架:
“小人只多这具枷,因此权当输了。”
所以,武松要想完成反杀,必须得有一只手散在外面才行。施恩给了他两只熟鹅,右手按住,左手撕扯,完成了进食。
在进食之前,施恩想起武松曾经说过的话,多喝一分酒,就多一分力气,硬是想方设法给他喝了两碗酒:
“施恩讨两碗酒叫武松吃了,把一个包裹拴在武松腰里,把这两只熟鹅挂在武松行枷上。”
就这样,走到飞云浦的时候,已经补满血的武松觉得时机成熟,三下五除二卸掉了枷锁,砍翻了两名公差,外加蒋门神的两个徒弟。
随后越想越气,又折回孟州城,血溅了鸳鸯楼,这才逃走……
这期间,施恩送的衣服就用上了:
“武松把刀插入鞘里,就灯影下去腰里解下施恩送来的锦衣,将出来,脱了身上旧衣裳,把那两件新衣穿了,拴缚得紧凑……”
“却想起施恩送来的包裹里,有两双八搭麻鞋,取出来穿在脚上。”
至于那只熟鹅,武松吃了后,虽然体力大增,但毕竟是发物,真的让他的脊背伤发作了:
“武松一夜辛苦,身体困倦,棒疮发了又疼,那里熬得过。”
后来被张青和孙二娘夫妇救了后,武松又强调了一遍自己的伤:
“一时困倦,棒疮发了又疼,因行不得,投一小庙里权歇一歇。”
哈哈,施恩或许没有想到熟鹅还有这副作用,但《水浒传》的作者又怎会忘记呢?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